“重整隴南河山”兩岸新聞媒體采訪團在隴南進行災后重建采訪
7月7日至10日,由臺灣《旺報》、臺灣電視公司、臺灣中國電視公司、臺灣中天電視臺、臺灣TVBS電視臺、甘肅電視臺的11名記者組成的“重整隴南河山”兩岸新聞媒體采訪團來我市采訪。這次采訪活動是國臺辦、省臺辦2010年兩岸重點新聞交流項目,也是我市第一個兩岸交流項目。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馬相忠及縣區相關人員陪同采訪。
采訪團用四天的時間,先后深入我市禮縣、西和、徽縣、成縣、康縣、武都等六縣區的24個采訪點,就我市 “5.12”災后重建成就、經濟社會發展、風土人情、人文古跡,以及深圳援建、臺資臺商援建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了現場采訪,兩岸的新聞記者對我市災后重建和特色產業表示出了尤為濃厚的興趣。采訪中,兩岸聯合采訪團的記者們每到一處都細心看、用心聽、留心拍,用手中的鏡頭和文字將在隴南的所見所聞紀錄下來。他們每到一個居民住房災后重建采訪點都要深入到農戶家中,向當地的人民群眾進行詳細的了解。在由臺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捐資60萬元興建的禮縣鹽官鎮王城明德小學采訪時,看到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施齊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一片瑯瑯讀書聲,來自臺灣的記者們臉上無不露出欣慰的笑容,都興致勃勃地深入課堂紀錄了正在上課的師生。
武都區兩水鎮清水坪村是由臺灣援建大陸同盟援建的一個整村異地重建的村莊,房屋設計為前廳后院式,輕鋼結構具有閩南風格的傳統民居,抗震性能良好,經久耐用。采訪時,記者們對重建戶的建房資金來源、廚房、衛生間、飲水、照明等生活設施及家庭農業生產情況進行了詳細的采訪了解。在油橄欖示范園采訪團還對我市油橄欖的種植規模、年產量、產品深加工程度等情況進行了認真的采訪了解。
在7月10日上午舉行的座談會上,副市長何興林向采訪團介紹了我市的相關情況,采訪團成員就隴南的采訪活動談了自己的感受。隴南人民的熱情好客深深打動了兩岸媒體的新聞記者。他們一致認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兩岸人民血脈相連,隴南人民的熱情讓自己感到很親切。他們紛紛表示,回去后要將此次在隴南一行的采訪所得及時創作出精品力作,宣傳推介隴南,讓更多的臺灣同胞了解甘肅、了解隴南,促進臺灣與甘肅、臺灣與隴南的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
馬相忠在主持講話時說,這次兩岸媒體聯合來我市采訪讓我們深刻的體會到華夏兒女血濃于水的同胞情誼?!?.12”地震后,我們得到了臺灣同胞的無私援助,隴南人民將常懷感恩之心,永遠銘記臺灣同胞給予我們的無私捐助。此次活動的開展,將為臺灣與我市之間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既增強了兩岸媒體的溝通、聯系和交流,又增進了臺灣同胞與隴南人民的血肉聯系和手足之情,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隴南市臺辦)